最近看到长城汽车在市场上的一些动作,包括Hi4技术发布、枭龙MAX在终端市场引起的一些反响等等。针对这些现象,笔者也想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和理解——用现在年轻人惯用的句式来说就是,这真是个宝藏车企!
(资料图)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长城汽车做了别人做不到的事,因为少见,所以珍贵,才称之为宝藏。笔者从事汽车行业十余年,也见证过长城汽车一些大大小小的时刻,让人感触最深的是,虽然脱身于传统车企阵营,但是完全不影响长城汽车投身新能源赛道,某种程度上,长城汽车还从之前做传统企业的经验中提取到了很多有效力量,比如长久以来形成的对趋势的判断、深厚的技术积累、对大众市场喜好的把握等等,将这些共通点与新能源事业之间进行打通,让长城汽车可以很好的预判市场,精准出击。
拿Hi4来说,这就是长城汽车实现长久领先的一个生动例证。
Hi4火有火的道理
可以这么说,Hi4引发了一场市场上很久没有出现过的技术效应。从技术大牛们针对这项技术展开的测评、到首款搭载这项技术的枭龙MAX引发车主论坛上的热烈讨论,包括微博上各个KOL针对Hi4做的各种技术讲解、体验讲解来看,都不可否认Hi4对当下新能源技术领域带来的冲击。
作为全球首创的前后轴串并联双电机电四驱构型,这套技术直接把四驱的价格打了下来,简单来说,就是让四驱更加平民化,更加触手可及。在四驱领域,上一个引发技术效应的是奥迪“夸戳”,夸戳的实力不言自明,但是价格也让人望而却步。再结合现在的新能源市场来看,高涨的技术需求与回归理性的购车预算已经成为市场增量的最大阻碍,而Hi4就是击破这一矛盾的利刃。正所谓两驱价格,四驱体验,两驱能耗,四驱性能,就是让用户买单的关键秘钥。
在存量市场中找突破口很难,关键是要起量,而大众用户群体购车的第一要素绝对是价格,可以说,价格可以决定量的增长,参考之前宏光MINI超越Model 3的例子就能很好解释这一点。当然,长城汽车的竞争逻辑并非单纯比价,而是要在质的增长上让价格更亲民,Hi4作为较高层级的汽车技术,却能被长城汽车打到15万左右,它不火谁火?
从经营理念看制胜逻辑
长城汽车的竞争逻辑和经营逻辑是符合市场未来走势的。因为技术创新+销量基盘,是稳住市场地位和消费者信赖的两大法宝,尤其是在新能源市场竞争愈发焦灼的态势下,长城汽车拼的是节奏、拼的是可持续性,纵向上看,Hi4用更好的技术拉升了用户体验,横向上看,Hi4的高质价比会吸引更多想要拥有高级驾驶体验的用户,枭龙MAX的市场反响已经说明一切,等到Hi4未来在更多车型上落地,以及更多其他创新技术的陆续到来,长城汽车相比于很多对家就会更加游刃有余。
前段时间,某新势力大佬称“参与市场竞争的前提是200万销量门槛”言犹在耳,所以,不要看很多新势力看起来似乎风光,长期来看,较高的定价策略仍然很难让他们做到大众化,也很难实现一定的销量规模,这会进一步切断他们在新能源市场竞争中的优势,毕竟得用户者得天下,想要长期发展,先得把用户基盘做扎实。
用这样的道理去看长城汽车就能更加清楚为什么它能实现永续发展,30多年用户积累,Hi4等创新技术带来的新的用户增量,都是其长期经营之后的结果,国民汽车,名副其实。
标签: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