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矫正,顾名思义,有别于“监狱、看守所”服刑,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和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被放置于社区内,活动范围是所居住的市、县(旗),受社区矫正机构监督管理。
那么,当渔民成了社区矫正对象,还能继续出海作业吗?
4月18日,涉海涉渔社区矫正对象监管监督工作现场交流会在舟山召开。现场,舟山市向来自上海、广东、福建等11个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检察机关代表、司法行政机关代表介绍涉海涉渔社区矫正对象监督监管工作的“舟山经验”。
(相关资料图)
舟山的回答是,当然能。
一
靠海吃海的渔民,半辈子在浪花中摇荡,很多时候,船是唯一的谋生工具。
作为典型的海岛城市,舟山市在社区矫正工作方面有着海岛特点:近年来,涉海涉渔刑事犯罪接受社区矫正的渔民数量,占舟山全市年均社区矫正对象人数三成以上。
“这些社区矫正对象从事养殖、捕鱼、运输等海上作业,如果不能出海,就没有办法养家糊口。”舟山市人民检察院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与其矛盾的是,由于海上风浪、气候等不确定因素,涉海涉渔人员一旦出海,经常无法按期返回。过去,检察院、司法局的监管只能依靠手机芯片定位,但因为海上信号弱,经常出现信号消失的情况,使得监管鞭长莫及。
涉海涉渔矫正群体“谋生难”,出海就业“呼声高”,如何破题?
早在两年前,舟山市检察院联合舟山市司法局等十部门制定出台《关于涉海涉渔社区矫正对象监管监督的若干意见》,明确涉海涉渔社区矫正对象申请外出活动的审批标准以及检察监督和监管帮扶办法。这些成为社区矫正对象的渔民,有了重新出海的机会。
舟山市普陀区沈家门街道一名社区矫正对象张某,就是《意见》出台后第一批受益的渔民。因走私犯罪,他无法继续登船工作,陷入待业无收入和偿还贷款的双重困境。得知有了重新工作的希望,他激动不已,迅速提出申请。此时距开捕期仅剩3天,沈家门街道司法所及时与检察机关衔接,2天时间内便完成手续,助其扬帆起航。
有了第一次的经验,舟山市多部门又联合制定《舟山市社区矫正对象涉海涉渔外出活动监管监督办法》,细化可操作性规定。《办法》明确涉海涉渔社矫对象因正常生产、生活需要可申请经常性跨市、县活动,申请期限最长可达6个月,活动范围扩展至全国海域。这一规定的出台,帮助了这些特殊的社区矫正对象松绑解负。
如今,只要手指点点,涉海涉渔社区矫正对象便能云上申请出海作业、进行日常报告。这得益于由舟山市司法局设计开发的“海之矫”涉海涉渔社区矫正对象联合管控应用平台。它通过打通融合10个部门的22项数据资源,外出审批一网办理即可实现。“对确因涉海涉渔事项申请外出的,平台特事特办,可不受提前三日提交申请的限制。”舟山市司法局相关工作人员说。
据了解,截止目前,舟山市顺利“出海”的涉海涉渔社区矫正人员已达125人次,实现了零脱管、零漏管、零再犯罪的有效成果。
二
涉海涉渔社区矫正对象出海有了“绿色通道”,那么,他们可否顺利“管的住,回的来”呢?
在“海之矫”涉海涉渔社区矫正对象联合管控应用平台首页,一张监管海图格外引人注目。据了解,监管海图可实现船只人员轨迹自动对比、远程点验、视频抽查等核查功能,通过24小时数字化监管,大幅提升社区矫正对象动态信息准确度。
依托动态跟踪和数据分析,应用可以自动精准实现对海上作业的社区矫正对象的越界预警、脱失预警、分离预警等。“通过多维度设置风险模型,改变了以往单纯依靠人工分析预判的预警模式,工作人员可以第一时间通过视频核查、语音通话等方式,及时掌握涉海涉渔社区矫正对象的最新情况,联动公安、海警等部门处置突发情况。”舟山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说。
为“管的住,回的来”,舟山市还在“人”这个关键因素上动了脑筋。一般来说,涉海涉渔社区矫正对象出海期间,负责监督并帮扶他们的保证人无法跟随左右。此时,船长、船员便是他们最亲近的朋友。舟山市检察机关联合多部门构建“政府+社区+企业+社会组织”全维度、多层级工作模式,特别聘请涉海涉渔企业管理者、船员工会负责人、优秀船长、资深船员等担任其“临时监护人”,在出海期间协助落实每日报到、远程教育等监管工作。
“针对涉海涉渔社区矫正对象请假难、出海难等问题,检察机关联合司法局等单位出台人性化措施,让社区矫正对象能够出得去、管得住、回得来,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司法为民举措,解决了渔民兄弟的生活难题。”全国人大代表、岱山抲鱼人渔业专业合作社党总支书记夏永祥说。
三
帮助涉海涉渔社区矫正对象重回大海之外,舟山市还在积极探索转产就业帮扶模式,为他们寻找更多出路。
比如,普陀区社区矫正机构通过市场监管部门摸排优质中介公司,联合社保部门为其转产转业提供就业平台和智力支撑;岱山县、嵊泗县社区矫正机构联合民政、社保等部门,帮助确有生活困难的原从事海上作业社区矫正对象及其家庭,落实低保医保和养老保险政策等。社区矫正机构还积极推动本地企业设立就业培训基地,提供就业职业技能培训,开展“送岗”活动。
据统计,舟山市相关部门已组织就业技能培训19场,提供就业指导、职业规划等服务170余人次,提供工作岗位47个,51名社矫对象顺利实现转产再就业,5名符合条件的社矫对象落实了低保医保和养老保险政策。
会上,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五检察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最高检将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适时与司法部、农业农村部、海事局等多部门联合出台有关文件,进一步规范涉海涉渔社区矫正和法律监督各环节执法司法标准,确保社区矫正的平等适用。
“转载请注明出处”
标签: 标签: